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蝉与螳螂常有深思熟虑的角色,例如《论语》中就有与螳螂和蝉有关的两个寓言故事。
第一个故事是:“子夏听之,冕然挺然曰:‘小子,何莫学夫子之术而学徐衍乎?’”这个故事的背景是当时有一个名叫徐衍的人在学习礼仪之前,首先要学习打螳螂捉蝉的技巧。后来,这个人学到了打螳螂捉蝉的技巧,并成为了一个奸商,被子夏所批评。
第二个故事是:“子曰:‘贤者教民七年,亦如之矣。’或曰:‘以德之居之,于其无求也,何如?’子曰:‘居之不疑,教之以诚。’”这个故事讲的是蝉在树上吟唱,而一旁的螳螂在犹豫要不要下去捕捉蝉。最后,蝉精神饱满地唱完之后就飞走了,螳螂则连唱带飞,结果弹射到地上摔死了。
这两个故事都有深刻的寓意:前者告诫人们学习技能的同时要注重道德,否则即使得到了暂时的成功,也将在道德上沦为失败者;后者则表明了一个人如果不诚实地对待自己的成功和他人,最终自会身败名裂。
今天分享到这里,希望大家可以从中受益,谢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