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秋雨,本名为余华清,江苏如皋人,著名作家、诗人、学者、文化名人、书法家。被誉为“当代文化大家”,与他息息相关的还有他的恩师——被誉为“不屈女神”的马兰。
余秋雨与马兰相识于1982年,是在马兰的课堂上结缘。当时,余秋雨还在上海工作,周末会到北京艺术学院体验人文气息。他选了马兰的课,想听马家花园文化的故事。也许是这份好奇心,让余秋雨成为了马兰的弟子,与马兰产生师徒情缘。
自此,余秋雨每到北京,都要拜访“母亲”。他从恭敬的弟子到朝夕相处的知己,一直陪伴着马兰度过了最后的时光。人们常说“感恩师恩,传师恩”,马兰的洗礼,给了余秋雨一份生命的礼物。2018年余秋雨在接受采访时曾说:“没遇见马兰,我祖坟前只能磕头,现在我的两只手,上面都写了诗。”
余秋雨受到马兰的影响颇深,他的散文、诗歌等文学创作中,都贯穿着对华夏文化的理解和追求。而马兰则成为了他的启蒙老师、文学上的教练和心灵上的朋友。这段师徒缘,也使余秋雨更加珍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。他常说:“我们需要做的,就是让这个古老文明下去,探寻文字、文学、历史、哲学,激发中华文化的活力。”
马兰,名莲芳,陕西延安人,文化遗产保护专家、学者,是中国近现代数一数二的文化遗产保护、传承人物之一。上世纪七十年代,马兰利用余下的人生,潜心研究北京园林,成功完成了颐和园花园建筑修复的大型工程。她的修缮工程得到了延续颐和园花园建筑规制的《头顶文化的屋檐下——马兰访谈录》(以下简称《访谈录》)一书的肯定。而后,《访谈录》成为了后来人发现“马兰式园林文化”的一个重要作品。
师徒情缘,与志同道合不无关系。余秋雨和马兰是“文化意义上的朋友”,他们都对传统文化怀有热情。余秋雨曾在《文化苦旅》中写道:“真正的文化创造,应该是虚怀若谷的在学了很多知识之后,从另外个角度与维度去审视,去创新。”而马兰则一直把文化传承放在她的人生目标之一,坚持把中华文化融入生活,以人民至上的态度传授给青年朋友。两个人道相合,心意交融,成为了彼此心灵上的伴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