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生活知识 > 曹冲称象文言文(曹冲称象文言文——冲破时代的鸿沟)

曹冲称象文言文(曹冲称象文言文——冲破时代的鸿沟)

来源:羽菁知识网

曹操的小儿子曹冲,是东汉末年著名学者、神童,不仅擅长于诗文,而且还善于异类品性的分辨。所以,曹母会让曹冲照料家中的牲畜家禽,以培养他的才能。曹冲在照料大象时,发现了大象身上错综复杂的纹理,于是,他用泥土涂在大象身上,逐一记录下每一条纹路的长短和方向,并根据记录制作出了一张实际大小的模板。

在宴会上,曹冲惊讶地发现了宾客酒杯的腹部纹路和大象身上的图案完全一致,于是他拿出模板一比对,果然相同。曹冲惊动了在场的所有人,他的聪明才智也因此简直传遍了整个中国。于是便出现了《曹冲称象》一文。

这篇文章,不仅记录了曹冲的聪明才智,还表达了一种“触类旁通”的文化内涵,将大象的纹路和酒杯的纹路相联系,彰显着人类对自然界的敬畏,用自身的思维和智慧去揭示自然的奥秘,同时也突破了当时的士人逻辑思维的局限性。

唐代曹冲称象文言文赏析

唐代曹冲,字可汗,因其聪慧无比,被誉为“小神童”。据传曹冲只有七岁时,为了向父亲证明自己的智慧,便编造了一个人用竹子盖上豆子,再用一个大石头压在上面,然后让大家猜对面有多少个豆子。曹冲要求每个猜数的人都要将自己的猜数写在一张纸的背面上,曹冲看了所有的纸后,显示答案是一个不可能算出来的小数。在场的所有人都不信曹冲在自己的年龄已经能算出这样难的数学题,于是纷纷把他们自己的纸拿出来互相对比,结果发现他们所写的数字竟然全都一模一样,都是曹冲告诉他们的答案,此举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。而曹冲的“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”,“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狂妄自大,自以为是”,“登高必自卑,行远必自迩,而泣涕于沾裳”等称象文言文,更为广为流传,成为了中国教育中重要的典故。

据《全唐文》记载,唐代宰相裴翻在课堂上为学生讲授《孟子》,并且提到了孟子“岂曰无衣,与子同裳”, 学生们却不懂其中的深意。裴翻便将其比喻成“天空中一只鸟展翅高飞,迷雾中一只鸟扇动翅膀翱翔”,但仍然没有引起学生们的兴趣。暗示讲课太枯燥,可能影响孩子的学习热情。裴翻随即邀请七岁的曹冲来讲课,在高智商小神童的讲解中,孩子们学到了很多并且兴趣盎然。此举也让曹冲成为了古代名人。

曹冲称象文言文赏析

曹冲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少年奇才。曹操的孙子曹冲年少聪慧,尤善于善于观察、思考、发现。他从发现大象的不同部位出发,比较了自己和兄弟的身高、体重等等,引出了他的主张:公平竞争。虽然这篇文章出自一个少年之手,但它振聋发聩的呼吁显得更为深刻,更为重要。

曹冲省悟公正竞争的道理,写出了《曹冲称象》的文章,文章中寓意深刻,让人们记住。文章首先列举了三个人人熟知的标准,分别是高大、强壮、智慧,进而指出这三个标准的适用范围比较有限,不能代表全人类。接着,作者转向了大象,以“象之魁首,首为长,长者为先”描述了大象之间的天然竞争。

这篇文章是优秀的童话故事,然而童话不单指孩子们的想象,更是大人们的向往。曹冲的“公平竞争”创造的氛围,其实就是“公正、公平、公开”的竞争价值观,它不仅适用于商业领域,也适用于社会文化建设和形成。

信息搜索
最新信息